首页> 都市言情> 二拴的一九七八> 第39章 春种秋收(十)

第39章 春种秋收(十)

书名:二拴的一九七八作者:岳麓之巅加入书签投推荐票错误/举报

    “二拴的一九七八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糖菜(甜菜)的种植是政府强制的。

    因为hs有糖厂,为了满足糖厂原料的供给,每个旗县公社都有任务,逐级分配。

    农民其实很不愿意种植,看起来是一种经济作物,事实上农民辛苦半年很难获利。

    一来糖菜除了叶子可以喂猪没有什么用途。

    二来种植又特别费地,吸收了地里大量养分,对来年作物不利,而且不能重茬种植。

    三来最关键的原因是体制问题。

    政府强制农民种植,农民不得不种。

    种好后倒是有人收,收购商只有一家,就是糖厂派出的糖菜站。

    问题来了,价格、标准和度量衡都是糖厂说了算。

    农民必须种且必须卖给他还不能挪作他用(比如喂猪),盘剥是必然的。

    一年生产队派出文哥去卖糖菜,连牲口带车带糖菜过磅,总重壹仟叁佰五十斤。

    第一批上好的糖菜定等三等,就是最次的。

    削的很干净的糖菜扣除土分百分之十。

    你以为这就完了,还有你更想不到的。

    卸完糖菜回皮(称骡、驴和车的总重),答案是一千四百一十斤。

    明白了吧,扣除土分,不算六七百斤糖菜,倒贴一头二百多斤的大叫驴才能对上糖厂的账。

    这才是农民不愿种植的主要原因,关键没个讲理的地方。

    还有一件事,糖厂在土默川设立了三四个糖菜站,一个站对应的四五个公社。

    有一年,一个糖菜站请驻村和邻村的村干部喝酒,主题就一个,请他们安排农民来偷糖菜,你没看错,请偷。

    原来糖菜站超量足额完成厂部任务后,发现站里还剩十几万斤糖菜没法处理。

    你说这多出来的十几万斤从哪里来的?

    一斤按八分钱算还一万多,在当时枪毙都够了。

    村民明偷还拉了十几天,这是真事,参与人都健在。

    农民一年的辛劳结束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那就是交公粮。

    公粮分为两季,夏粮和秋粮。

    夏粮主要是小麦,现在我们知道种了那么多地的麦子最终去哪儿了。

    夏粮缴纳时李之重那时还没穿回来,闹哄哄的父亲不可能领他。

    缴纳秋粮时,他一提想跟上看看,父亲沉吟了一下就答应了。

    只是告诉他可能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李之重没当回事儿。

    土默川有两个公粮集散地,也称粮库,一个在东一个在西,都靠近铁路,原因就不必说了。

    口肯板升交粮地方叫桃斯豪粮库,也是最近的粮库,也有二十多里地。

    交粮运输工具大胶车是首选,但不是唯一,马驮也是重要的辅助。

    秋粮主要是玉米和高粱,生产队每年分粮以前要留足公粮。

    甚至有些队先少分一点儿,这是为照顾那些即将断顿的人家,等交完公粮再做分配。

    公粮都是队里精选的粮食,颗粒饱满,干净无杂质干透了的一级好粮。

    由于是政治任务,没有哪个队长敢糊弄的。

    一大早吃过早饭,天蒙蒙亮就出发了。

    七队的两辆胶车一起出发,三套马车,每车拉一千多斤。

    四五匹马几个大叫驴每个驮一百多斤。

    一趟三千斤左右,这样的标准最少还要跑五趟。

    文哥赶的大胶车走在最前面。

    李之重坐在车顶玉米袋上,一颠一颠向前晃悠着。

    早上有些冷,没出村他就爬了下来,和父亲一起跟在队伍后面。

    送粮的社员有十来个,赶车的两个,一个人牵一个牲口,下来就是队长和会计了。

    大家都是午饭自备,记工没钱。

    一路上,遇见各式送粮队伍,肩挑人扛的不在少数,没有丰收的喜悦,只是默默前行,不知道要面对怎样的情形。

    偶尔遇到一个相熟的交粮归来,大声的打听着今年严苛程度。

    交粮归来的极有可能是昨天排队没轮上的,等到今天粮库上班后,才完成交割的。

    这些人满脸疲态,衣衫单薄,不知道一晚上在哪里挺过来的。

    生产队丰收了还好,毕竟还能挑出一些好的来完成任务。

    如果歉收就不好说了,整个队里实在拿不出像样的东西来缴纳,总不能买上去粮食去完成任务吧。

    晃悠了两个多小时后,八点五十,终于到了粮库。

    其实还离粮库很远,最少有七八百米,前面不是车就是牲口,还有满脸麻木的人。

    说是排队,乱哄哄的一片,秩序全凭农民自己维护,没人管你。

    队伍一点儿一点往前挪,到中午时忽然停了下来。

    前面传过来话,粮站下班了,下午两点上班,让李之重两辈子为人都想破口大骂。

    没办法,社员们都习惯了。

    有水的就着水吃着干粮,窝头为主,没水的干嚼。

    赶车的,牵马的,把提前准备的干草喂给也辛劳了一上午的牲口们。

    李之重和父亲也吃了几口干粮,其实不太饿。

    早饭本来吃的很好,加之今天出门,更是加料加量。

    就是心里憋得慌,那种说不出的屈辱感让他感到非常难过。

    下午五点多,口肯板升七队终于到了粮库门口。

    前面交粮的队长正和一个背着手昂着头看起来像领导的家伙低声下气的说着什么。

    几个农民傻傻地陪着笑脸,在工作人员的呵斥声中,搬运着那些原属于他们的东西。

    种种的克扣对排了一天队的农民已经没有了说话的勇气。

    李德财领着李之重也走到了前头。

    “赵主任,忙的呢。最近累坏了吧”李德财陪着笑脸说。

    “哎呦,老李,今天过来交粮?”赵主任严肃地说。

    “是啊,这不刚轮上。”李德财回应道。

    “老马最近忙不忙,很长时间没和他喝一顿了。”赵主任脸色缓和了下来。

    “哪天你下来,我把小舅子叫上,去我那儿好好喝一顿。”李德财许诺着。

    “好,过几天哇,你看现在忙死了。”赵主任答应着。

    “小王。”赵主任喊了一声,对一个小伙子指了指李德财,点了点头。

    “您忙,过几天必须下来啊,我过去招呼一下”李德财识趣告辞了。

    后面的事就简单多了,李之重听了出来,这是社办工厂马耀祖的关系。

    等李德财一行出了粮库大门,下班了。

    看着一脸愁苦,失望的等候在大门外的农民,李之重刚才放宽了一些的心又吊了起来。

    腹肌收缩,心如盐渍。

    从解放到两千年,市民基本没交过税。

    农民呢?你一生下来就背负着最基本的叫农业税。

    还有三提留五统筹,还有杂工水费等等等等。

    市民一生下来,马上去报户口,可以及时领取相关票证和粮食配额。

    农民出生一般都不急,拖后两三年上户的很多,没利益着急还贴点儿。

    农民自己种地,自给自足按说是可以的。

    事实上却不行,不管你收成咋样,公粮量是死的,必须足额交纳。

    结果造成农民自己也不够吃,于是出来一个神奇的名字“返销粮”。

    意思是你纳粮后不够吃国家再卖给你,记住不是免费的,无偿交了新粮高价买回了陈粮……

    零六年国家取消农业税,河南一老农铸鼎纪念。

    如果纪念的是取消农业税这个事件本身,此举确实值得记录。

    如果是其他却大可不必。

    本章越写心越累,像有几千年的重负压在身上,几千年的疲惫贯穿于血液中……

湿馨提示:按键盘<-左右->回车键enter,分别可以回到上一页下一页目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