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二拴的一九七八> 第3章 开学(一)

第3章 开学(一)

书名:二拴的一九七八作者:岳麓之巅加入书签投推荐票错误/举报

    “二拴的一九七八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开学了,还睡?马上迟到了!”一个凄厉的吼声灌入耳中。

    开学了?我已经不在学校好多年,又做梦了,李之重想着。

    “二拴!”这次声音又加大了几个分贝。

    这次着实吓了他一跳,一下子坐了起来,入眼的是一幅色彩艳丽的炕围。

    “发什么呆?快点,再磨蹭小心笤帚疙瘩。”李之重扭头一看,刹那间彻底懵了。

    站在炕沿边手拿笤帚的矮个剪发头的女人,不正是年轻时的母亲吗。

    四十出头,发黑眉重,肤色匀称,鼻通牙细,鹅蛋脸,眉眼周正。

    一身灰蓝色回纺布(顾名思义),袖口、肘、肩处挂劳动布补丁,正拿着扫炕笤帚瞪着他。

    “妈?”李之重试着叫了一声。

    一阵痛楚从光屁股传来传来,下意识的从被子上抓起一条灰色单裤飞快穿上。

    小裤衩对他这个年龄的农村小孩在这个季节基本是不可能有的,夏天外穿的叫半腿裤。

    所谓内衣就是一个红腰子,家做红色棉布背心,驱邪暖腹。

    村里骂人“光肚没腰子,绕街扑刀子”可见腰子的重要性。

    一个带补丁的微微能看出颜色的黑或蓝的褂子飞速套上,腰子往裤子里一塞。

    黑色(忌白或麻,丧葬专用)布条裤带一扎,袜子更是没有。

    “书包在柜上,自己收拾一下暑假作业,报名费在书包铅笔盒里,五毛钱,记住,不要丢了。”母亲大声地说着。

    尤其说道“丢了”两个字,李之重感觉母亲有些咬牙的味道。

    简直想不到这么高分贝的声音,是从这个小个子女人身体里发出来的。

    “奥,”李之重懵懵懂懂地答应道,只听门一响,母亲风风火火地出去了。

    这时他才能慢慢的回味,细胳膊细腿,屁股上的吃痛,一身破旧烂单衣的真实感,难道是……

    他赶忙看向大红柜相框下的手撕日历,小时候他家每年的手撕日历都挂在那个位置。

    1978年9月1日,农历七月廿九,日历看起来好清晰。

    一辈子不近视曾经老花的他想,难道真的穿越了!?

    李之重有些不知所措了,忽然回到过去,虽有些欣喜。

    可一想到自己故去让母亲和俩闺女何等的伤心,不禁心如刀绞。

    母亲还好,在那个世界有兄弟姐妹招呼,现在又看到鲜活的老娘,不算太伤感。

    想到失怙的俩女儿,想到再不能赴每周父女小聚之约。

    想到和姑娘们聚餐、电影、台球和电玩等一起的欢乐时光。

    想到即将升学的女儿,会不会由于自己的故去影响高考发挥。

    想到没有父亲的孩子那种失落和无助,眼泪喷涌而出,泣不成声。

    李之重在炕上发了一会儿呆,不禁郁闷起来。

    让一个五十岁的灵魂再去上小学,想想都觉得恶寒。

    可是不去又怎么向家人解释,怎么办?

    想想脾气暴躁的老娘和严厉的爹,不禁有些胆寒,既来之则安之吧。

    抬眼看了一下后炕,小小的弟弟妹妹还在睡觉,现在比女儿都小。

    两个黑娃子,看着就亲,不过现在不能去打搅,要不起来哼哼唧唧的,自己还要去上学。

    他看了看红柜上的米黄色木纹壳的座钟,七点四十,来得及。

    母亲之所以着急催促李之重,出生于民国十九年不识字的她不会看表。

    要强又不好意思请教别人,看表一般都是靠估,结合日头高低来判断,晚上就不灵了。

    当然这个年代不需要太准确的时间,这也是李之重多年以后才知道的秘密。

    今天也是按照日头和时针位置以为快八点了。

    这个时代座钟最大的特色就是整点鸣钟,逢半也响。

    不管白天晚上,也是照顾广大不识表的人民群众,关键人民群众还不嫌吵。

    很多人甚至认为很有面子,家里有个响动那是生活富裕的标志。

    除了钟声,自行车的铃声,缝纫机的“tata”声,哪个不是这样呢,可谓声声悦耳。

    穿上母亲洗好的家做鞋,一双白色麻纳鞋底黑色条绒面全手工制作的布鞋。

    记忆涌来,又不由心酸起来,一双鞋来之何其不易。

    手纳底,以小面料旧布为主材,以大案板为底铺报纸一张。

    放一层布,刷一层浆糊,浆糊是白面加水高温熬煮而成的,以五六层为限。

    晾干后按照脚大小沓(tà)上鞋样裁成鞋底状,再将裁好的鞋底状布片三到六层粘在一起,冬厚夏薄。

    白洋布滚边粘好,以锥穿孔,大针带搓好的麻线,顶针辅力,3--4毫米针距由外及内或由上到下一针针纳好。

    为减少麻线穿过鞋底的阻力,用一块儿石蜡来回摩擦麻线,效果明显。

    鞋帮的裁剪也需要鞋样,大小与鞋底匹配,黑条绒布裁成拱门状。

    这个有一定技术含量,与同尺寸两三层白洋布浆糊粘结晾干,黑布条锁边。

    绱鞋就是把合适尺寸的鞋撑两块对齐置于鞋底,而后把鞋帮覆于其上。

    如纳底转圈一针一针将鞋帮与鞋底缝合在一起,缝合线用麻线或工地线,绱好后将鞋撑逐一取出。

    鞋撑一般是两块儿木头,对在一起如脚型,分前后,方便绱好鞋后取出。

    如果是一块儿的话,取鞋撑就是个难题,佩服劳动人民的智慧。

    想想这鞋是劳累一天的母亲,端坐在昏暗的灯光下一针一针地完成的,这样的日子谁的脾气能好。

    还有这个年代一些老旧书能够保存下来,最重要的原因是用来夹鞋样或窗花样,不让其受损或变形,变相保存了一些珍本书籍。

    李之重家镜子很多,但门后窗台的园镜照人最清楚,他有些想看看儿时的自己。

    镜子里主席挥着手和一个光头黑小子打着招呼。

    主席图像是时代的烙印,光头是农村这时候男孩子们夏天标配,散热还不生虱子。

    黑是一夏天户外疯玩的结果。

    镜中人头大、眉粗、眼细睫毛长,圆脸上居然有一对酒窝,憨憨的,说实话,有点小帅。

    镜子这种东西好像在李之重十五岁以前没有印象,那是荷尔蒙分泌较晚的缘故,不过看到小时候的自己感觉真好。

    自己儿时形象唯一留存后世的,就是八一年的一张全家福,那是奶奶出殡后家人聚的最全时照的。

    院子里,阳婆(太阳的方言)不高,初秋有点凉意,李之重忽然有点小激动。

    站在檐台上冲着东方大叫:“老天爷,我又回来了。”

    “你还没走?”一个苍老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源于灵魂深处的熟悉感。

    李之重扭头看到了消失了三十九年的奶奶。

    一个大个白发容慈小脚的老太太,于是莫名的哭了起来。

    “咋了,你妈又骂你了?”奶奶问道。

    “没,”他说。

    “快走哇,不要迟到了。”奶奶劝道。

    “奥,”他回应着,本想再说点啥,想想日子还长,以后慢慢聊。

湿馨提示:按键盘<-左右->回车键enter,分别可以回到上一页下一页目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