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二拴的一九七八> 第25章 中秋(四)

第25章 中秋(四)

书名:二拴的一九七八作者:岳麓之巅加入书签投推荐票错误/举报

    “二拴的一九七八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李之重和大哥商定,投稿的目标是《诗刊》,国内诗歌刊物的顶级杂志,已经于七六年复刊了,现在开始接受投稿。

    反正尽量争取国家级刊物,实在不行再考虑省内的。

    现今诗歌的稿酬按行算的,一首诗超过二十行就算一千字。

    一千字的稿费有三到七元,这钱对文抄公来说赚的也轻松,现在就盼望包老师能在大的刊物说上话。

    关于笔名,李之重建议采用“草原牧哥”,符合诗人气质及地域特色。

    有几分调皮,几分淡淡的玩世不恭,李子恒愉快地接受了。

    “社员同志们,社员同志们,为庆祝八月十五,村委会决定请旗里电影队来我村放电影,八点准时开演,八点准时开演。”大喇叭里响起了洪亮的广播声。

    让人想不到这是一个小个子老汉发出来的。

    几十年如一日声音洪亮、抑扬顿挫的广播都来自这个熊姓老头。

    傍晚太阳刚落,月亮就从东方在几缕轻云牵绕下缓缓升起,月满如盆,皎洁若玉,秋日里甚至有几丝寒意。

    李之重搬出大板凳放在檐台上,板凳上靠窗台放一块案板,案板上摆侧立月亮爷。

    月亮爷前面摆一个雕成花篮状的西瓜,西瓜左右放两个盘子。

    一个盘里放五个月饼,另外一个盘里放着桔子、葡萄和冰果等,前二者是大哥买回来的。

    香炉一个,小米一把(香是插在小米里的),三支檀香袅袅起烟,几张黄裱压在香炉下,那是供完后焚烧敬月的。

    物资的匮乏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有一年供月时,天降大雨,李之重家一个远邻的供品,被贼一扫而空,让一家老小伤心许久。

    所谓“偷雨不偷雪”,此贼深谙此道。

    《地雷战》是今晚的电影,李之重是抱着观人看景的态度来的,顺带体会一下户外电影的乐趣。

    电影是在村中央的戏台上放的,戏台在合作社对面,合作社是坐北朝南,戏台反之。

    中间是一大片空地,相当于看电影和看戏的观众台,只是座椅需要自带。

    原来合作社的位置是一个奶奶庙,符合农村庙对戏台布局,后被拆除盖了合作社。

    合作社其实是吸纳群众入股众人集资盖起来的,所以叫合作社。

    李之重记得八十年代末家里还有一张五七年的五毛钱股权证,每家入股都不多,后来所谓的股权也不了了之了。

    《地雷战》和当下抗日神剧类似,全是导演意淫的结果。

    大将粟裕说过,地雷战若真的实行,死的最多的不是鬼子,而是村民。

    人家偶尔来一次,你天天下地劳作,起地雷和埋地雷都是个危险活儿,你怎么办?白天起了晚上埋,尽是胡咧咧。

    八十年代以前的抗日剧,一点儿都看不到国民党军队的身影。

    年幼的李之重一直以为八年抗战是游击队完成的。

    直到一九八七年《血战tez区》播映,才知道谁才是抗日主力。

    过程里发生了一件趣事,俗话讲“十五好过,十六难过。”

    一个十来岁的女孩,不到十六就开始难过了,在西瓜、水果、月饼和半顿饺子冷热交替的摧残下,可怜的胃终于不堪重负,爆发于戏场中央,吐了一大堆。

    那酸爽的味道,一下子清空了方圆五米的观众。

    后来据好事者估计,吐量高达半脸盆还多。

    第二天一早,李之重起来和家人在大门口送了送大哥,二姐骑车送大哥到火车站,大哥先骑,二姐手里抱着父亲打包好的化肥袋。

    东西不多,主要怕油瓶碎了,在油瓶周围塞了不少废纸团,嘱咐注意瓶口朝上。

    昨晚兄弟俩卧谈时考虑了包老师可能出现的反应,模拟了一下对策。

    反正不管咋样东西一定要放下,哪怕有不贵重的回礼也顺势收下,以后再说。

    大哥走了,怀着激动的心情走了,约定有消息写信,如果李之重要给他寄稿件的话,最好使用挂号信,虽然贵点,防止丢失和方便查找。

    最好让大姐收发,不惹人注意。

    日子还得过,李之重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亲朋之间利用传统节日互赠礼物,加强联系,加深感情,崇尚礼尚往来。

    送月饼是个讲究活儿,从八月十六开始。

    外嫁的闺女(姑姑算姐姐不算,是晚辈儿)都要送到,而且带一块儿月亮爷。

    月亮爷在中秋晚上上供结束后,按照家人数和外嫁女数之和分切成等量月牙状,人越多,切的块儿越小,甚至有十几口的,极其考验主妇的刀工。

    不过讲究的人家给外嫁女分的那块儿要大的多,毕竟关乎脸面。

    送的数量也有讲究,只能是单数,月亮爷不算数。

    一般是五、七和十一个,按照关系亲疏和重要程度来决定,五个是最常见的。

    长辈要送,这是单向的,没有回礼,平辈儿也要送,到时候人家会原数返回。

    马玉仁会收到来自李之重大舅和二舅多出来的一块儿月亮爷的回礼。

    如果有城里的富裕亲戚,可能会收到买的提浆月饼,直径五公分,厚两公分,饼壁有竖条纹,饼面有吉祥如意的图案,是模具压制而成,包馅儿内有青红丝,好吃得不得了。

    有些家贫人家,除了糖油减配以外,关键还减面的量。

    烙点儿用来走礼,留点满足眼巴巴的孩子们口腹之欲。

    再有就是八月十七送月饼,把十六收到的品相好的再送出,面子也有了,不过大家都是亲戚,谁家光景咋样能不清楚。

    本村送月饼这事母亲派给了小拴,是个好差事,能混点吃喝,所以小妹紧跟不放。

    外村两个姑姑的月饼委托大爷家的老二李龙龙捎上了。

    李龙龙属龙,所以叫龙龙,他大哥属虎,名字叫虎虎。

    小弟属狗,和李之重同龄比他大三个月,你以为要叫狗狗那就错了,大名三虎,是李之重前世最好的弟兄之一。

    中秋礼尚往来结束后,家里面按照人头把月饼分了,就是分了,真的分了。

    月亮爷一人一块儿,月饼按照成色不同,好坏搭配的原则,每人三个,但须集中存放。

    月饼的存放也很讲究,放在一个带盖的坛坛里。

    放两三个冰果,冰果大小如人参果,状如苹果,深紫红色。

    随着时间推移,果肉由紧绿到发白发沙,香气馥郁,至干不腐,可延长月饼保质期且赋予月饼淡淡的果香,可惜现在这种果找不到了。

湿馨提示:按键盘<-左右->回车键enter,分别可以回到上一页下一页目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