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二拴的一九七八> 第66章 年前总动员(十一)

第66章 年前总动员(十一)

书名:二拴的一九七八作者:岳麓之巅加入书签投推荐票错误/举报

    午饭后,太阳正当时,李之重从粮房挖了多半碗白面,准备熬浆糊。

    现在的他有点当家做主的意思,啥事都不用大人安排,全是自觉自愿,很有眼色。

    母亲还在赶最后几件临时加的小孩服装。

    "白面多了。”她看了一眼李之重说。

    "还行吧。”李之重小心的说。

    母亲这几天忙得够呛,火气有点大。

    "不够了再熬,一次能做这么多,连明年的也够了。”她不容置疑的说。

    "好吧。”李之重答应着。

    这个年代就是这样,宁可多费工,一点也不浪费,有的小孩甚至会偷吃浆糊。

    李之重倒了半碗白面到小锅里,碗里还是剩了一些面,虽不多,关键是个态度。

    加了多半瓢凉水搅拌开,然后放在炉子上慢火熬煮。

    贴对联的浆糊要比糊窗户的要稀一些,更好的和墙粘结。

    水开后,用筷子不停地搅拌,就怕糊锅,几分钟后,浆糊拉丝不断就熬好了。

    用碗盛上,跟在大哥后面开始贴对联。

    "二拴,你知道为啥正面的对联好帖?”大哥李子恒有些显摆的问。

    "正面木头表面光滑,可以和对联严丝合缝的粘在一起啊。”李之重说。

    "还有呢?”李子恒又问。

    "不知道了。”李之重故作不知地说。

    后世贴了多半辈子对联,要是连这个都想不明白脑子就有问题了。

    "你也有不知道的?”大哥调侃道。

    "人又不是圣人,哪有什么都知道的,达者为先吗,你说说。”李之重说。

    "正面向阳温度高,不会把浆糊速冻了。”李子恒解释道。

    这个年代冬天还是像个冬天的,是真的冷,按照李之重估计最少也得零下二十六七度。

    阳面的对联都会因为浆糊冻了粘不住,要多刷几次才行。

    阴面的对联不能用浆糊,要不一刷浆糊就是一道白印,直接冻了,对联是钉上的。

    选用高粱秸秆最上端那节,一破为二,切成与对联等宽的小条,用小钉钉上的。

    "奥,明白了。”李之重说。

    弟兄俩一边聊一边贴,六间房,四个门五个梁柱都要贴。

    父亲李德财在羊圈里忙乎着,过年吗,给牲口也得打扫一下家,新年新气象。

    羊圈地面冻得硬邦邦的,得用板撅。

    相比起来猪圈,羊圈还是属于好清理的,不像猪,整天在一个地方吃喝拉撒睡。

    即使这样,父亲也是满头冒汗。

    李小拴和李小凤两人在院子里窜来窜去,大呼小叫的滚着一个铁环。

    正房的对联很快贴完了,麻烦的是大门对联,大门口还要吊大普惠,关键是没有大门。

    "爹,大门对联今年该怎么贴?”李之重走到羊圈前问道。

    "让你哥从粮房扛两块木板出来。”李德财住了手中的工作说。

    木板有两米多高,是杨木板,父子三人把木板栽在了大门两侧。

    吊大普惠倒是简单,红绳一挂就行。

    对联贴了半天也不沾,因为木板是刚从粮房搬出来的,入手冰人,只好也用高粱秸秆钉了。

    下午家里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糊灯笼。

    灯笼是一对儿宫灯,还是解放前的产物。

    六十年代李德章成家后,弟兄俩分家得来的。

    在家里属于奢侈品的,每年正月十七取下来,挂在粮房高处蒙布保存。

    宫灯是用细铁丝编制而成,高四十公分,桶状圆形,孔眼约一公分,呈六边形网状结构。

    糊灯笼的难点是红色皱纹纸要从里面糊。

    再有就是细铁丝粘和面太小,需要一点儿一点儿的粘和,极费工夫。

    以前每年都是父亲和大哥的工作,即便是两个人来做也得小半天。

    灯笼已经在外面请扫干净拿了回来,柱芯和外面的铁网已经分开,放在火炉边上。

    "爹,灯笼为啥要从里面糊?”李之重问。

    "不知道,老人们流传下来的。”父亲说。

    "可能是为了彰显工艺吧,要不从外面糊上了,里面结构在白天就看不见了。”李子恒想了想说。

    "也有这种可能,不过也可能是古代匠人留下的吃口,人人都能做的他们不是没用了吗。”父亲李德财说。

    "还真有这种可能,我在书上看到,以往年前,就有专门的糊灯笼匠人出入府宅,修理和糊灯笼。”李子恒说。

    "奥,明白了。”李之重摆出一副受教的样子说。

    皱纹纸也已裁好,具体尺寸都记得,讲究整张且接缝时重叠部分越小越好。

    父亲李德财小心的把皱纹纸卷成桶状,慢慢伸入灯笼内部,一点儿一点儿的张开,虚贴在铁丝网内壁。

    李子恒用自制的毛笔状小刷子沾点儿浆糊,一根一根仔细涂抹细铁丝内壁。

    涂抹浆糊讲究不能多,还要不能漏出外面,担心惹来鸟雀啄食,那样过不了正月就废了。

    他涂一格父亲李德财跟在后面压一格,仪式感十足。

    这两个灯笼后世把李之重可是为难了几年,不过李之重也想了一个办法。

    就是用对联纸绞了四个福字,贴在灯笼外面,加大了和里面皱纹纸的接触面积,省了不少事。

    灯笼里的照明采用的是煤油灯,是用墨水瓶改制的。

    一墨水瓶煤油点不了一晚上,中间需要添油。

    这是个麻烦工作,户外在保持灯不灭的前提下添油,搞不好把灯笼都烧了。

    晚上,母亲终于忙完了一年的裁缝工作。

    烧了一大锅水,按着两小的洗澡,洗的两人哇哇大叫。

    李之重自从穿回来以后,很注重个人卫生,所以今天没他什么事。

    等两小的洗完了,大人们也要清洗一番,一年就一个年,该讲究讲究了。

    洗完了人还要把换洗下来的衣服也要洗了。

    二十九就没时间了,而且讲究不能把脏衣服留在年后,年后初五以前不能洗衣服。

    这个年代洗衣服不叫洗衣服,叫"洗黑水”,可想脏的程度。

    李子恒端了一盆水,让奶奶也搽洗了一下,泡了一个脚。

    奶奶现在在李之重的劝说下,时不时也泡个脚,洗洗裹脚布,以前那个味道可是真的不好。

    忙碌一天,李之重和大哥终于能上炕睡觉了。

    大哥还有睡前看会儿书的习惯,李之重带着对年的期待,美美的睡了。

湿馨提示:按键盘<-左右->回车键enter,分别可以回到上一页下一页目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