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二拴的一九七八> 第6章 开学(四)

第6章 开学(四)

书名:二拴的一九七八作者:岳麓之巅加入书签投推荐票错误/举报

    “二拴的一九七八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你们发现没?今天二拴和以前不一样了,”

    “就是,还说谢谢,”

    “哪儿不一样了呢?”终于有同学发现问题了。

    “是啊,是啊,”总有后知后觉的。

    “你们都报名啦?”李之重赶忙刹住话题问。

    “没有,老师刚才还没来呢。”吃瓜的同学答道。

    “走,一起去。”“报名去喽。”一群人浩浩荡荡杀向办公室。

    现在的教师大多是民办教师,整体学历不高。

    一般都是专注于一个年级,一二三年级每班一个老师,语数全包。

    四五年级后才分语数老师,跟班五年这种工作是做不来的。

    比如李之重大姐,高小毕业,他的前班主任,胜在辛苦严厉,柳条不知抽断了多少。

    而且六亲不认,关系越近,打的越狠,想想都不知道怎么熬出来的。

    尤其是三宝,都快的了恐“姑”症,听到他二姑(本家姑姑)的声音腿都发颤。

    三宝有点大舌头,l的发音发不了,一般以e代替。

    一次迟到,李之重大姐问:“怎么回事?”

    三宝答:“我家鹅子丢了,寻鹅子去了。”

    因为知根知底,他二姑一听大怒道:“你家哪有鹅子!”

    以为是骗她,一顿暴揍。

    后来才知道骡子丢了,打了白打,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多年以后三宝有了孩子,看着那一头黄毛,听着了熟悉的鹅子,深感遗传基因之强大。

    而且这个年代的家长送孩子来往往嘱托老师道:“不听话,往死里打。”

    由于是报名人多,用不着喊“报告”,李之重一进门就看见大姐跟前围着几个家长和一群小屁孩。

    因为是一年级,很多孩子不敢来,所以由家长陪同,当然也有同校哥哥姐姐陪同的。

    有的人家是一家五个孩子同时上小学,一年级一个,且没有双胞胎,听听都觉得厉害。

    “我哥很有本事,有三个儿子。”李之重一个初中同学的作文这样写道。

    “你这里本事是指生育能力还是其他能力,与三个儿子有没有因果关系啊。”老师点评道。

    不过在农村,生育能力确实是一种本事。当地有句俗语“一年生两个,误不了过大年。”

    二年级二班的新老师姓郭,十八九,初中毕业,因为父亲是村里会计,当老师是必须的。

    别看一个民办老师,那也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家里面没个村干部还真不行(参考《平凡的世界》田福堂与孙玉亭的子侄)。

    郭老师黑黑的,轻声细语,不过手脚麻利,接本拿钱登记一气呵成。

    登记内容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父亲名字与成分。

    民族以汉族为主,走西口来的,少数蒙古族和回族,蒙古族是当地土著,回族都是六零年左右甘肃逃荒过来的。

    口肯板升汉族最多,祖上基本都是晋北“走西口”来的。

    原因是山西北部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的恶劣迫使很多人到口外谋生。

    晋北民谣“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

    尤其清光绪三年至五年,sx省大旱*******引起的人口流迁,以忻州、雁北等地区最为突出。

    走西口的大致路线是从晋中北出发,一条路向西,经杀虎口出关,进入蒙古草原。

    一条路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出关进入蒙古地域。

    杀虎口,在明代是长城要塞,又名杀胡口,满清时改名为杀虎口,避讳自己胡人出生。

    满清前,中原的武圣是岳飞,各地武穆庙宇林立。

    因其抗金杀胡为满人所不喜,活生生用了二百多年把武圣改为了关羽,没给汉人立个胡人也算良心之举。

    蒙古族是土默川的原住民,十六世纪,阿拉坦汗,黄金家族成吉思汗后裔。

    他的部落游牧到土默川一带,行宫设在美岱召,后建归化城(今hhht)。

    阿勒坦汗恢复和发展了土默川的经济。

    “阿勒坦汗封贡”(交恶)之前,为了突破明朝的经济封锁,解决单纯游牧经济难以自给自足的问题,阿勒坦汗决定在土默川发展农业生产。

    他采取措施,引进农业技术,开垦耕地,种植黍、糜、谷等作物。

    早期蒙古人的谷物的摄入主要是炒米,由糜子米炒制而成。

    当时从事农业的主要是从山西等地逃入蒙古的汉人和蒙古人虏获的汉人。

    由于他的这些举措,吸引了大批晋、陕和冀北汉人,到十六世纪七八十年代,土默川的汉人发展到约十万人。

    农业使漠南中西部地区的粮食得到了初步的解决。

    同时这里的手工业也逐步发展起来。

    晋商的加入又让商业得到了极大地发展,源源不断的铁器输入,使他有了征战四方的能力。

    晋商有一个污点,由原来的农牧畜产品和日用品边贸,发展到走私盐铁粮食等国家管控物资,变相增强了少数民族武装实力。

    一日酒后,同村一王姓朋友说,听他们老人讲,他们是满族,李之重猜是八大皇商的后裔,被抬旗了。

    蒙古人把汉人聚居的地方称之为板升,这也是口肯板升的由来,可惜口肯这个蒙古语发音一直没找到一个合适的汉字来翻译。

    六零年前后,甘肃大地由于干旱致粮食大面积减产,粮荒蔓延到了通渭、陇西、渭源、武山、甘谷和华亭等县。

    很多妇女携带儿女逃荒跨省跑到nmg中西部的人就达两万多,其中就有不少回民。

    俗语云“贫不择妻”,甘肃女人的到来给同样贫穷的nmg光棍儿带来了家的希望。

    李之重亲大娘、远房叔伯大嫂和刚刚他妈就是那时候来的。

    光一个口肯板升就接纳了不下二十个这样的女人,要是算上拖儿带女,接纳总人数将近百人,另外刚刚的母亲就是回族。

    “成分”这个词现在的孩子可能都没听说过。

    从解放后到八十年代末,这个词大到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小到让你抬不起头来。

    当郭老师问到成分这里,可以看到一些孩子的局促和不安。

    李之重家是中农,与贫农站在一起,合称“贫下中农”,穷意味着根正苗红。

湿馨提示:按键盘<-左右->回车键enter,分别可以回到上一页下一页目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