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二拴的一九七八> 第11章 家(四)

第11章 家(四)

书名:二拴的一九七八作者:岳麓之巅加入书签投推荐票错误/举报

    “二拴的一九七八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锅榻是木头做的,与灶头齐平,下空,那是放置风箱的地方。

    风箱出风口与灶头底下炉盘相通。

    风箱是一个古老的木制炊具,俗称风匣。

    由箱体、堵风板、推拉杆、风舌与出风嘴等部件套装组合而成,长约八十、宽约三十公分、高约五十公分的长方体。

    前后两块挡板的下部各有一个五公分的方口,称为进风口。

    两个进风口的上部贴内壁各用一小木条作架,悬挂一边长约六七公分,上边两端自带木转轴的活动木板,称为风舌。

    后挡板的中部上下距沿各约十六七公分,有径约不足三公分的圆透孔,称为推拉杆孔。

    左侧挡板的中下部紧接底板处,另制四五公分见方的方形风道。

    前后各留进风口,在中间位置装置活动舌板,活动于外壁的凸嘴中部。

    以使推拉皆有风出,嘴内有三四公分的方透孔,通风箱内部,称为出风嘴口。

    堵风板厚约两公分,略小于风箱内上下左右的空间,左边下部有与风道略小的豁口,四边缚扎胶粘鸡毛,中部有与风箱后挡板推拉杆孔相对应的两个圆透孔,是为杆铆。

    推拉杆为长约七十公分、径约四十公分的两根硬圆木。

    一端穿过风箱后挡板的杆孔,榫安于堵风板的铆孔。

    另一端外漏于风箱,头部榫铆竖直安装一长约三十公分、径约三公分的圆木柱手柄。

    整个风箱没有一道钉子,全是榫卯结构,叹服老祖宗的智慧。

    风箱顶部靠中间还有一条梯形状木板是活动的,中宽约七八公分,装好后小头微微伸出箱体,检修风箱内部时轻磕小头即可将整块木板取下。

    风箱就位后下垫砖防潮,顶压石板求稳。

    一人蹲坐单手抓握推拉杆把柄,前后推拉。

    箱内的堵风板,两个风舌的空气挤压成风,经风道吹入炉盘底,推后前挡风口打开,后挡风板关闭,风道风舌后开前闭,拉则相反。

    每到做饭时,家家户户都会传来“片儿沓、片儿沓”急促的声音。

    这种乡音逐步消失在手摇风箱和电风箱的嗡鸣中。

    李之重家有两个风箱,较小的在奶奶那屋,裸色,拉起来声音欢快,单手即可拉动,轻便了许多。

    较大的在父母这边,双手亦需用力,拉风箱在李之重印象里是个重活儿。

    锅台上方,内窗台与檐柱交汇处,是灶神爷的神位。

    写着一副小小的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批“灶神之位。”

    半年多的烟熏气打,墨迹斑斑。

    东墙靠大红柜是一个等高碗柜,长一米二三,紫红色打底,油彩图画,风格同炕围,放置碗筷及小型厨具。

    碗柜南一直到窗台门后,是一排溜大小不一的缸,有水缸,酸菜缸,咸菜缸等。

    地是砖墁地,整齐划一,经常的清理带来一种蓝个英英的清爽。

    尤其到了过年,用去籽后的葵花盘蘸水,一块儿一块儿搽。

    砖是特制的,盖房烧窑的时候,其他的砖瓦一般土料即可,地砖土是精选的,而且要过细筛。

    和泥也有讲究,水量要适度,反复捶打。

    模具和普通砖也不一样,连二模,砖块儿略大且厚,装窑时要放置在窑火最好的地方。

    这种砖质地细密,结实耐磨,经年使用后有光泽,由于工艺繁复,烧多少都是算好的。

    顶棚是八号铁丝做纬,芦苇帘为经,细泥覆盖而成的。

    顶棚和墙刷大白,炕上墙面空白合适处,挂两幅幅年画,《***和华主席》与《智取威虎山》,是今年新发行的。

    地下东墙《红灯记》年画旁边是各种奖状,有七八张之多。

    李之重父亲的“劳模”,二姐的“优秀妇联主任”等,李之重的“三好学生”赫然在目。

    一张年画七八毛钱,有些节俭的人家,一过正月就将年画取下卷起束之高阁。

    来年再挂时用开水和莜面,用和好的莜面团儿轻轻搓搽年画,焕然一新,据说故宫也是这样清洁古旧画面的。

    李之重父母现住的大屋东面也是一个大屋,东西两丈。

    按照李德财的规划,那是将来大儿子结婚的新房。

    暂时没有收拾,原因有几个,首先钱不趁手,毕竟盖房装修和添置这一大堆东西,把家里积蓄基本花光了。

    第二现在万一装好了,到时候又不时兴了,劳民伤财还不讨好,何苦呢。

    现在这个大屋是堆放杂物的,地上有二三十个南瓜,两袋子土豆,自行车靠东墙停放着。

    墙上挂着端午节采集辫好的艾草辫,有四五根,每根一米多长。

    去年秋天辫好的芥菜樱子也有两三条。

    几个泥瓮,一些杂物,梁上吊着一张羊皮,那是担心老鼠咬才想出的办法。

    最东面也是一个小屋,和奶奶住的大小一样,不过这是粮房。

    正对门靠北山墙是三个粮仓,中间的略大,两边两个大小差不多,粮仓底距地三十公分下空,通风防潮。

    每隔三十公分又有一道南北向宽十公分左右的小墙用于支撑仓底石板。

    仓高距地约一米三,净里高约一米。

    仓与仓之间隔墙呈大棚拱形,前低后高,方便粮食向后堆放且不会溢出到邻仓,舱底和内仓壁细泥抹匀,很是光滑。

    中间大仓存放小麦,估计有两石(一石约为三百斤)多。

    东面是玉米,有一百多斤,西面是糜子,大概也有一百多斤。

    麦子是今年收获的全部,自留地贡献了一石多。

    生产队每人分了五十多斤,合计也是一石多。糜子和玉米是去年收获吃剩的,今年新粮还没下来。

    门左侧是个炭仓,能放一吨多大炭。

    挨炭仓的是个杂粮仓,里面放着五六个编织袋,装着各种杂粮。

    新收的莜麦装了两袋半,有将近二百斤,其它有豆子、黍子、草麦和麻子等,仓底结构和靠背山墙的那几个基本相同。

    门右侧靠东墙一溜瓮,有泥的有瓷的。

    里面装的都是加工好的各种面粉,白面、莜面、二莜面、豆面、高粱面和炒面等。

    再有去了壳的谷子,也就是小米。

    最里面靠仓是个一米高带盖儿的油瓮,里面是今年新榨的胡油,大约有四十多斤,去年的底子早已舀出放在一个罐子里,准备烙月饼使用。

    这是李德财家现在全部的粮油家当,当然还有其他杂粮没到收获季。

    李之重家日子算是村里很不错的。

    “三转一响”齐备,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都有。

    吃穿质量一般,但不会受冻饿,可谓仓有余粮,柜有布料的好光景。

    这就是我的家,一个生我养我的地方,一个勤俭的家,一个积极向上的家,一个温暖的家,一个相对富足的家,一个规矩多且严格的家,李之重默默地想着。

湿馨提示:按键盘<-左右->回车键enter,分别可以回到上一页下一页目录页。